5900

郭柏灵,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核武器研制中有关数学、流体力学问题及其数值方法研究和数值计算工作。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进步三等奖,1994年和1998年两次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吴建宏,加拿大籍,加拿大卫生科学研究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首席资深工业与应用数学研究主席、加拿大应用与工业数学学会主席、加拿大约克大学传染病模型与健康研究中心负责人,兼任本学科领域世界顶级期刊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应用数学、神经网络、工程技术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了加拿大女王钻石禧功勋章等10余项学术成就奖,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8部,编著14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0多篇。

 

5856

庾建设,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及生物数学模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Nature》、《J.Differential Equations》、《SIAM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国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和其它省部级基金10余项。入选国家人才项目第一、二层次人选,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46C

王友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研究领域为几何分析与偏微分方程。在调和映射、几何流及其相关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的结果。曾独立于阿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数学家K. Uhlenbeck等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与丁伟岳院士一起提出了从一个黎曼流形进入辛流形的薛定鄂流的概念,并研究了此种流的局部存在性与唯一性。此项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反响及引发一系列后续研究。与合作者从分析的角度解决了阿尔法调和映射序列收敛产生泡泡时能量恒等式是否成立这一公开问题。

 

765A

曹广福,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在《Adv. in Math.》、《JFA》等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20多篇,主持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若干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在《中国高等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发表教研论文20多篇,出版系列专著5部。连续主持了3项国家级创建名牌课程项目,主编了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得过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刘春根,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线性分析,包括非线性哈密顿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微分几何中的闭测地线问题,辛流形与辛拓扑等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的研究。在非线性哈密顿系统周期解的多重性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创新群体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个国家项目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曾获得中国数学会钟家庆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与他人合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周展,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中国数学会理事。现任广州大学应用数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泛函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科研项目多项。在《J. Differential Equations》、《J. Dynam. Diff. Eqn.》、《J. Geom. Anal.》、《Nonlinearity》、《Physica D》和《中国科学》(英文版)等重要刊物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0多篇,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五届“秦元勋数学奖”、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批先进个人。

 

彭济根,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主要从事数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发表SCI论文231篇,主持国家级和国际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各1项。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数学会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数学会理事长,现任广东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数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4年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2年入选广州市杰出专家。

 

张蜀青,博士,教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级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作为主要撰写人参与4本教育专著的撰写工作。近期从事函数空间及其算子理论以及数学教育研究工作。

 

以下专家按照姓名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183E7

白定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及生物数学模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J.Differential Equations》、《Nonl. Anal.RWA》、《Nonl. Anal.TMA》、《J.Biol.Dyn.》、《J.Math.Anal.Appl.》等SCI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及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

  

 

丁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代数表示论的研究,美国数学会Mathematical Review评论员,在《IMRN》、《Math.Z》、《J.Algebra》、《Sci. China Mat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几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各1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5865

冯永平,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计算数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课程思政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与计算材料学。2004年以来在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被SCI检索10多篇,EI检索2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科技计划基金各1项,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第二批线下一流课程1门,广东省本科高校线下一流课程2门,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教研项目4项。

 

郭志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常微分方程、离散系统、泛函微分方程及生物数学模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Journal of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 《Journal of Dynamic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60多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和其它省部级基金3项。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和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587E

郭向前,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李理论与表示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包括《Tran. Amer. Math. Soc.》、《J. Lond. Math. Soc.》、《Com. Contemp. Math.》、《J. Algebra》等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约50篇。长期担任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以及《J. Algebra》、《Science China Math》等多个国际SCI期刊的审稿人。

  

 

何莉,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长期从事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研究,在《J. Funct. Anal.》、《 Bull. London. Math. Soc.》 《Proc. Amer. Math. Soc.》、《Math. Z.》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广州市教育局项目1项。担任美国数学会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和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曾被评为“广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广东省二等奖”。

 

5D98

焦锋,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数学会理事,广东省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方法研究,并应用于基因转录调控及相关数据分析,相关工作在《Bioinformatics》、《Biophysical J.》、《PLoS Comput. Biol.》、《SIAM J. Appl. Math.》、《Phys. Rev. E》、《J. Differential Equations》等刊物发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获评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秦元勋青年数学奖。

 

66B8

廖运章,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特别是在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数学教育比较、数学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数学教师教育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研究课题多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教学成果“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龙玉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定理理论以及其在生物数学中的应用。在《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 《Adv. Nonlinear Anal.》、《J. Appl. Math. Comput.》、《Appl. Math. Lett.》、《J. Difference Equ. App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F22

李海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稀疏信息处理的理论和算法及其在统计方法、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Fuzzy Sets and System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2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2017年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广东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数理医学会专委会副秘书长。

 

88DD

李进军,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形几何及其应用。已在《Appl. Comput. Harmon. Anal.》、《Rev. Mat. Iberoam》、《Nonlinearity》、《J. Fourier Anal. Appl.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3C91

彭俊好,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复杂网络上的随机搜索动力学、图数据挖掘、智能移动终端安全管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各一项,其他省市各级课题多项。在包括《IEEE Trans》、《PRE》、《JCP》、《Chaos》等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约50篇。长期担任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以及《Europhysics Letters》、《chaos》、《Journal of Physics A》、《Fractals》等多个国际SCI期刊的审稿人。

 

30CA

蒲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研究。目前已与他人在《Comm. Math. Phys.》、 《Arch. Ration. Mech Anal.》等高水平期刊上合作发表SCI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

  

唐屹,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数据的分析、密码技术的实现与应用,数据库中的隐私研究等,在《Computer Networks》、《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Soft Computing》、《DASFAA》、《INSCRYPT》、《WAIM》、《ISPEC》、《NSS》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获得2002年度密码科技进步二等奖。

 

3722F

唐春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信息安全)建设点负责人、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密码学及其应用,先后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子课题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重大项目30余项,近年来出版专著(包括译著)和教材5本,发表论文120多篇(SCI检索7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科学家。

 

唐玉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图像复原模型、算法及其应用等研究。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杰出青年基金各一项,主持在研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和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课题(重点课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包括《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Inverse Problems and Imaging》和《中国科学数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中国数学会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美国数学评论员(112437)。主编的教材入选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3C7C

王晓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基础数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近年来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如《Mathematische Zeitschrift》、《Journal of Geometric Analysis》、《Journal of Operator Theory》、《Integral Equations and Operator Theory》、《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等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0余篇,权威期刊1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得过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广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肖华峰,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时滞微分方程周期解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在《J. Differential Equations》、《Internat. J. Bifur. Chaos》、 《Topol. Methods Nonlinear Anal.》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持在研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是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目前主持广东省本科高校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1门,参与本科高校线下一流课程1门。

   

453F

杨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基础数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非线性分析,在多个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如:《Geometr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Indiana University Mathematical Journal》、《Communications i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SIAM Journal on Mathematical Analysis》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和面上基金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青年项目1项。

   

钟育彬,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工程委员会理事长。发表SCI等收录论文80多篇,主持省级以上项目12项,是美国杂志ORMSF合作主编、杂志“运筹管理与模糊数学”副主编,曾获广东省南粤教师、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获批主持广东省教学团队和广东省科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有关成果获2020年广东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指导学生获“高教社杯”数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3项、获美国数模竞赛一等奖18项、2021年11月获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三十周年优秀指导教师奖”。

 

118BA

郑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十年来主要从事基于Wolbachia菌控制蚊媒传染病的数学模型及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在《Nature》、《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中国科学》、《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Journal of Dynamic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等国际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2019年获得首届秦元勋青年数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