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12月1日,第十三届广州大学数学教育年会在大学城校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师范教育部主办,同时作为学院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以“培养中小学数学领域顶尖创新人才、完善学习评价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主题,共有来自兄弟院校的知名专家、广东省著名中学的校长、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的优秀校友等120人参加了本次年会。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周海兵代表学院在开幕式上致辞。国家教学名师、南方学院副校长曹广福教授作了第一场大会报告《情境与思想》。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向与会者展示了如何分析真实情境来识别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在报告中,他批判性地探讨了以赵州桥作为抛物线概念引入方法的局限性,强调跨学科探讨必须具有实际意义,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结合。他还特别指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并通过具体实例演示了如何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曹教授的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著名数学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为大会作了题为《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质量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专题报告。喻教授介绍了一个全面评价数学关键能力的框架,并探讨了如何在考试命题中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他特别强调,开放性题目绝不仅仅是传统多项选择题的延伸,而是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找到答案。喻教授的讲座为在场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发。

大会还邀请了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光明教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许世红研究员作了两场专题报告。王光明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父母数学教育期望、子女数学学业信念以及子女数学成就间关系的两项姊妹研究以及研究成果。许世红研究员向大会介绍了她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和努比技术公司合作、专注于AI在课堂教学评价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开发了基于AI技术的数字化评价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技术,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实习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和校长沙龙,广州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六中珠江中学、执信中学增城实验学校、广大附中白云实验中学等9所中学正式签约挂牌成为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实习基地。曹广福教授主持举行了校长沙龙,围绕着职前教师培养的问题,校长们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他们对职前教师的期待。他们指出,一位卓越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只有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体验,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所需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校长们的这些寄语为在场青年教师和师范生们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动力和信心。

本次会议还特别为青年学者和优秀教师设置了三个平行会场,围绕“教学创新实践”和“信息技术应用”两大核心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每个会场都精心安排了多场专题报告和案例分享,聚焦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技术有效融合于一线教学之中,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设计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意义的课堂活动,探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多样化策略,探索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大数据分析赋能数学教育的巨大潜力,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的思想启迪。

广州大学数学教育年会是学院传统的学术交流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2届。本次年会值得一提的是,与会者中有很多是数学学院的校友,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今以另一种身份回到母校,与母校共同推动校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在校师范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践平台。校友们借此机会重温校园记忆,与昔日恩师畅谈教育心得,与同窗好友共叙情谊。在学术氛围浓厚的研讨中,不同岗位的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教学实践与创新,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展现了广州大学数学教育的深厚底蕴和开放包容,同时也是学院“厚基础、重应用、强技能”人才培养理念的最好诠释。

(供稿:师范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