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二十年之人物篇(二)
研精入流形,覃思自成家;深究天人际,智识育英才
——记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王友德教授
2017年,王友德教授作为“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以其丰赡学识、妙语解颐为学子们指点迷津,以勤学好思、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引领广大学子,开启了他教书育人的新篇章。
开拓创新的科研路
王友德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基础数学,具体研究方向为几何分析与偏微分方程,在调和映射、几何流及其相关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独立于阿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数学家K. Uhlenbeck等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与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丁伟岳院士一起,从无穷维辛几何的观点提出从一个黎曼流形进入辛流形的薛定谔流,并研究了此种流的局部存在性与唯一性。此项工作在国际上引起反响及引发一系列后续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后来他又带领学生提出所谓的进入凯勒流形的几何KdV等新的几何流并进行了存在性与唯一性的研究。与合作者建立了此种几何流与经典可积系统之间的一些内在关系与规范等价性。另一方面,他与合作者深刻研究了从一个紧黎曼面进入另一黎曼流形的阿尔法调和映射序列的紧致性,当吹泡泡现象发生时,就阿尔法调和映射序列在其吹泡泡时是否满足能量恒等式这一问题给出了充分必要条件。
谈及自己的科研之路,他强调独立探索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自己做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而不是说你的期刊有多好,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王教授做学问的内驱力是他独立探索学问的钻研精神,而不是为了发表期刊或者论文的功利心态。也正因他善于独立思考、从自主创新的思路去研究问题,才得以取得如此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
勤学好思的自学者
“我有一个优点,就是我可以七看八看,只要有书,自己看看就能学。”纵观王友德教授的漫漫求学路,他一直都是一位勤学好思的自学者。他读中小学时,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教育条件落后,不仅教师资源稀缺,而且教材也是东拼西凑,因为没有初中老师,他在一个小学里念了初中,小学老师拿着初中课本照本宣科,老师也搞不懂什么是基础数学,什么是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学完了初中,偶然的机缘,别人给了他一本老三届的代数书,便自己潜心钻研。但也正是那样的环境逼迫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了数学的道路。进入厦门大学之后,他才发现数学是一门非常深厚、丰富的学科,穷其一生难学其中的百分之一。后来,他又进入中科院深造,学习偏微分方程,在老师的影响下慢慢转向了几何分析的研究学习。当时的微分几何也存在问题——没有国内的教材,他就再次自学,找来相关的书甚至是期刊慢慢钻研,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直到今天的数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之中,他仍然葆有着勤学深思、独立钻研的品质和习惯。
提纲挈领的讲授风
王教授的教学重在传授他在数学研究过程的感悟,他希望学生的心灵能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洗礼,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对于数学的独特感受。当问到教学过程中主要想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时,他谈道:“在教学中我希望告诉学生正在讲解的这个问题的关键、核心点在哪里,重点可以有很多,但是重点中的重点才是核心,培养学生抓住核心的能力,能够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王友德教授在课堂上不拘于教材和课件,他认为依靠生硬的教学准则去讲解课件,效果并不好,而是力求别开生面,一针见血,把最好的数学思想和智慧传授给学生,这种提纲挈领的授课风格使学生受益匪浅。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探寻并向学生传达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深刻思想,确保学生能从中汲取到最宝贵的学术精髓,受精神之洗涤,得知识之妙谛。
浪起盖前涛,新竹胜旧枝
提及对广大学子们的建议时,王友德教授语重心长地表示,希望学生们能立大志向,做大学问,培养对探索数学问题的好奇心、源于心灵的兴趣以及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未来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信息科学等等,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与逻辑。王友德教授希望学生们能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养成自己读书自学的习惯,二是磨砺持之以恒深入钻研的毅力,三是对问题要有自己的理解看法。如今王友德教授仍然辛勤地耕耘于教育一线,仍然真切地希望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影响一批批学生走上数学之路。
(学工办、综合办供稿)